上海交大赵大海做客东方卫视演播室:2022年人类能跑赢新冠吗?

发布时间:2022-01-24 浏览量:390

2022年1月23日,必赢中国官方网站赵大海教授做客东方卫视演播室,在《环球交叉点》节目就“2022年人类能跑赢新冠吗?”这个话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同期嘉宾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教授陈捷亮、信风科技CEO陈剑。现仅将有关赵大海的访谈内容摘录如下。

主持人:自从去年南非在11月份发现了新冠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以来,它在去年11月27号输入到了中国香港,12月9号输入到中国内地,到了1月15号,中国已经有14个省份报告了奥密克戎的输入病例,而河南、天津也报告了本土的奥密克戎的疫情。美国流行病学家福奇警告说,由于奥密克戎具有前所未有的强大传播力,它终将找上我们几乎所有人,对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悲观吗?赵老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赵大海:他讲的这句话,对于那些没有采取严格新冠疫情防控的国家,或者说主要依赖于疫苗接种的国家,可能会是一个未来的现实;但对于那些像中国这样一直采取动态清零的国家,应该是不会成为现实。

主持人:现在我看到新闻报道当中,这一次得奥密克戎的似乎是孩子特别多,我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会觉得非常揪心。请问赵老师,到底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赵大海:其实是这样,现在奥密克戎患者,主要还是在天津的这波局部的新冠疫情,天津确实报告了比较多的家庭聚集性感染,包括家庭里边的小孩子。应该讲是有多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小孩子确实接种疫苗的比例要低于成年人,第二个,就是当时天津在疫情防控的时候,每个家庭都是在居家的过程当中,如果一旦有一个家庭成员感染,确实也比较容易感染到家庭的其他的成员,也包括小孩。

主持人:所以您的观点是除了天津这样一个特例之外,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说明奥密克戎更容易感染儿童。

赵大海:目前应该讲是这样的。当然,我们当时在防控德尔塔的时候,也是有不少的这个家庭聚集性感染,同时也包括小孩子在内。

主持人: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在2021年的最后一次演讲当中,也非常乐观地表示说,相信2022年是我们终结大流行的一年。但是前提是我们要同心协力。赵老师您认为他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这么说的?

赵大海:我相信谭德塞的这个论断,最主要的是给各国的政府和公众继续跟新冠斗争的信心。他的主要的依据就是全球新冠疫苗的接种。到2022年的年底,理论上讲,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新冠疫苗的接种率,都应该达到或者超过70%。也就是说,通过新冠疫苗建立起了防控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讲,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科学的依据,能够预测出2022年是新冠病毒的最后一年。

主持人:1月13号上海市新增了两例新冠肺炎的本土确诊病例和三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随后,确诊病例的工作场所也就是在上海静安区愚园路上的一家奶茶店被封起来了。为什么这个中风险可以精准的控制在20多平米的一家奶茶店之间?

赵大海:其实它背后所反映的机制是比较清楚的。上海的相关流调部门和相关的卫生行政部门,基于大数据技术已经非常清晰和完整地追溯到了相关确诊患者的所有密接者和次密者。除了这个奶茶店之外,其他地方已经不可能再有本次疫情相关的密接者和次密者。

主持人:所以您觉得能做到(这点)第一个是因为我们大数据监测的能力非常强,第二个是我们的流调非常的精准和到位。

赵大海:是的,其实还有一点,上海现在的疫情防控,所谓的精准疫情防控,已具备最早期的疫情监测能力,也就是说一旦有确诊病例的时候,现在的疫情防控机制可以保证在最早的时间、在第一时间找到密切接触者,找到所有的次密接触者。在这样的机制的前提下,可以保障整个疫情防控,在跟病毒的赛跑当中做到了快速。

主持人:我注意到1月12号郑州防控指挥部就说,有一例确诊病例,96号病例,连续七天七次核酸检测之后才最终确认。早先西安也有七次核酸,深圳甚至十一次核酸确诊。这算不算奥密克戎这一次的独特性?这样的情况如果经常出现的话,给我们的防疫工作是不是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赵大海:目前来看,我们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我们现在的核酸检测的技术,不再对奥密克戎这个病毒株灵敏。其实在我们之前用核酸检测的方式来检测德尔塔毒株和传统的新冠病毒的时候,也是有连续多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过了几次之后才发现是阳性的情况。

7333F

主持人:现在各联邦州都有自己的疫苗推进计划。现在的情况下,美国的防控逻辑,我们到底怎么来理解?是真的就靠群体免疫“躺平”了吗?拜登政府去年上台时候雄心勃勃的计划已经彻底收回了吗?

赵大海:客观讲,美国的联邦政府也好,绝大部分的州政府也好,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新冠疫情的抗击。比如说美国的新冠疫苗的接种率虽然不是很高,两针的接种率现在刚到60%,也就是说美国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其实还是在尽可能地推进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虽然存在不少的阻力,因为新冠疫苗的接种,并不是现在才受到阻力,从最开始就有反对的声音和反对的力量。

主持人:因为早先是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本来就反对,可是换了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他是有雄心勃勃的计划。

赵大海:对于美国的新冠疫情的防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美国的大部分公众都会被新冠病毒所感染。但是我依然不认为美国能够做到群体免疫。因为目前来看,并没有科学的证据证明得了新冠病毒,就不会再被新冠病毒所感染。

主持人:欧洲现在这个奥密克戎毒株也是在广泛传播。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发表了这个讲话,要求在1月16号开始实施非常严格的疫苗护照,用他的话来讲,如果你不打疫苗的话,你餐厅也不能去,喝咖啡也不行,剧院也不行,也不能看电影,就是没什么事可干了。紧随其后的包括德国,包括奥地利,希腊,意大利,也是越来越严格。赵老师(您怎么看)?

赵大海:应该讲欧洲这些国家,还是最终回到了科学疫情防控的轨道上来。而且欧洲这些国家,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其实一直在做一个循环。就是说疫情防控,从来都是比较被动的来采取疫情管控的措施;但管控的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之后,就开始放松疫情的管控,放松疫情管控之后,就会迎来下一波的暴发;下一波暴发之后,很难收场的时候,就开始又一次采取疫情管控的措施。现在欧洲的这些国家又回到了开始采取相对比较严格的管控措施的阶段。应该讲,我们也可以预期,随着欧洲各国政府对于疫情管控措施力度的加强,欧洲的疫情会出现一定的缓解。

71E7C

主持人:北京冬奥会、残奥会马上就要开了,在这样的疫情,特别是奥密克戎肆虐的背景之下,其实举办一场成功、精彩、圆满的冬奥会,也是有很大的挑战。那我们注意到,一方面中国放宽了对运动员和官员们的严格的入境规定,不要求他们进行集中隔离,直接进入奥运赛场的闭环管理。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最新的消息,过去比如说可以买观众票的,现在也变成组织了特定的观众不对外了。这两个守则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奥运闭环管理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赵大海:我们虽然是不再要求国外参与者强制的集中隔离,但是我们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必须是全程接种完新冠疫苗的,才能够不需要集中隔离;否则的话,还是要走集中隔离的这条路。所有境外到冬奥会的参会者,不再跟我们举办城市的居民有直接的接触,包括他们抵达大陆到离开大陆,以及整个的参赛过程和活动的空间都是在疫情严格管控的闭环管理当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尽可能最大的保障冬奥会参会者,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参会者的健康、安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一天必须要做一次核酸检测,而且在室外还必须要戴N95或者说跟N95同标准的口罩。

上述报道是必赢中国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导师,必赢中国官方网站-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于新冠疫情暴发、防控以及卫生政策第50次接受上海电视台专访,也是第119次接受央视、上视专访。

Back to Top